筆者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李嘉誠在創業的時候,許多人都比他有錢,但後來那些人不見了,或者財富排在他後面。
比爾 蓋茨創業的時候,比他錢多的人也很多,但蓋茨今天成了首富。中國許多企業家也是如此。為什麼?
因為,在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由封閉向開放,由野蠻的市場經濟向文明的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最重要的恰好是錢以外的因素。
就像你駕駛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要並線轉彎,既要車不能翻,還要保持速度,這非常難。
這時候的問題不在于汽油,而在于司機的技巧,這個技巧就是錢以外的東西。錢以外的能力究竟是什麼能力?
第一件事:將自己的姿態放低
錢以外的能力之一是做人的能力,特別是做人的姿態。我發現凡是生意做得不錯的人,都善于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在中國文化里這叫給別人面子,就是你得把人尊敬一下。
凡是剛開始做生意的時候,他們的姿態都很重要,就是很謙恭、謙虛、謙卑。按北京話來說,掙錢要像孫子,花錢要像大爺。
第二件事:價值觀
錢以外的第二個能力是價值觀。價值觀是我們判斷是非善惡的簡單標準。你之所以做這件事而不做那件事,之所以這麼做而不是那麼做,就是價值觀。
MBA經常講差異化競爭,差異化的戰略在產品、在營銷方法這些方面,幾乎都可以模仿。真正不能模仿的是價值觀,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成功,有些人不能夠成功。
所謂價值觀,就是在你心里跟你的合作伙伴、同事、朋友建立金錢關系的時候,你需要拿一個尺度來衡量、來決策,而這個東西會引導你朝不同的方向去走。
例如,我們看馬雲,不要看馬雲成功的故事,而應該看馬雲是怎樣在微觀決策的時候,判斷細小的是非。
比如馬雲在上市的時候,他只拿了5%的股份,這就是價值觀。還有一些人,會把70%的股份變成自己的。而這個價值觀會導致未來非常多的人生故事和結局。
第三件事:毅力和耐心
錢以外的第三種能力就是毅力、時間。為什麼堅持這件事很重要?因為如果你沒有理想,就不可能有毅力。所有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最後不是比一個結果,而是比一個過程。
一件事情的性質由什麼決定,筆者認為取決于兩方面。第一,取決于時間,時間不同,對這件事的評價完全不一樣。第二,取決于你跟誰做。
做企業也是這樣。如果我們在做了三年的時候垮掉了,大家可能把我們隨意看待。當我們30年還在這兒的時候,大家開始有一些敬意。
當300年後這個公司還在的時候,大家開始頂禮膜拜。所以時間是一個很好的東西,它可以考驗你的價值觀和做人的姿態。
中國歷史傳統中,沒有把事往快里辦的辦法,大部分都教我們把事往慢里辦。通過慢能夠把事做好,所以叫事緩則圓,以緩找到方法,以圓作為皈依,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所以你要有毅力。
第四件事:正確判斷未來
上面講的都是剛開始掙錢,怎樣能掙到錢的故事。當一個企業已經發展得不錯的時候,實際上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錢以外的能力,就是你對未來的看法,對社會的看法是不是準確。
我在公司已經做了17年董事長,沒有做過一天經理。我發現我能干的工作並不多,但是很費神。因為我就干三件事情︰第一,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第二,算別人算不清的賬;第三,做別人不做的事情。
這其實非常難。你永遠要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當一個企業正常發展時,要看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包括風險、機會,很多我們還不知道的未來變化的趨勢。這些工作需要企業的領導花很多時間。
所以筆者經常說,我要跟神、跟先知做鄰居,這樣才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我們要有一個方法去看趨勢、模式、危險、機會,這些很重要。這些東西屬于錢以外的東西,並不是說花多少錢就有這個能力,而是要長期去積累和研究去學習。
算那些算不清的賬。眼前最簡單也最現實的是我們捐獻災區多少錢合適,社會的情緒,公眾的期待跟捐多少錢有很大的關系。
更復雜的賬還有,比如說我們要找一個合作伙伴,可能有五個人站在你門口都可以給你錢,有土錢、洋錢,有笨錢、聰明錢,你找誰?
土錢的特點是決策快、變化大、干預多;洋錢決策慢、按規則來、干預不多,但是該管你的地方,又決不妥協。所以作為一個企業、一個領導人,這種能力就是你怎麼在算不清的賬里找到確定。
做別人不做的事。例如履行企業公民的責任,去救災、去環保,做各種各樣的事情。這些事情是經理人不太願意做的事情,因為又佔精力又要出錢,董事長就要做他們不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