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汽車及樓宇分類
曾於Spacious及Deliveroo分別擔任銷售及業務發展總監及銷售主管的Carousell 香港總經理施伯雄(Brian Sze)表示,選擇加入Carousell,就是看準其發展空間:「Carousell所瞄準的就是刊登業務,刊登行業最初由報紙作為平台,其後發展至電腦,市場其實對於二手買賣一直都有需求,只是之前未有一個更簡單易用的平台出現。隨著手機應用普及,Carousell便早著先機,以手機App作為平台,並利用AI技術及大數據整合及分析,讓買家賣家都能更便捷地利用平台進行商品推廣及交易,因而發展迅速。」
施伯雄表示,市場對於二手買賣一直都有需求,Carousell正好提供一個更簡單易用的平台。
Carousell近期推出「Oh My __!? 噢賣乜都得!」宣傳廣告系列。
Brian指出,Carousell最初於香港市場是以流行時尚為切入點,以吸納喜歡利用科技的年輕客戶群為目標。時至今天,Carousell於香港已推出逾30項分類,於今年第二季上架商品總數已逾1700萬,累積成交商品總數更超過570萬,備受市場歡迎。
「隨著公司發展成熟,客戶群亦伴隨著一起成長,因此我們於今年便嘗試新增汽車及地產分類,包括二手及一手新盤,進一步將分類項目及用戶群領域擴大。」
AI技術及龐大數據庫提升用戶體驗
Carousell成功之處,在於將網上買賣變得簡單有趣,賣家只需用手機為物件拍照、列明物件簡介及標價,30秒之內便可刊登於Carousell平台,其後再與買家交談及協商,便能促成交易,步驟極為簡單,而且為免費平台,因而迅速吸引了眾多的客戶群使用。對於較為積極的賣家,Carousell亦設有自主付費功能,透過買入旋轉金幣,便可為商品增加曝光率。
Carousell除了具有方便、易用、免費的優勢外,亦尤為重視客戶體驗。「Carousell擁有的AI技術及龐大數據庫,能為買家及賣家帶來個人化體驗。對於企業品牌賣家,更可透過Carousell了解客戶的瀏覽類別、產品喜好、目標價格及使用時段,從而為平台促成廣告收益。」
此外,Carousell亦積極構建社群文化,例如不時為用戶舉辦Meet Up活動,從而促進買家及賣家交流、為賣家提供有用資訊,以及聆聽用戶分享,持續提升平台服務水平。
計劃設立付費及物流功能
Brian續指,Carousell於今年更投放更多資源於推廣宣傳。如於4月在PMQ 舉辦以「賣走塵封回憶」為題,為期兩天的「Carouselland」大型市集,當天有超過35位 Carousell 用戶於活動中展示各式新舊物品,並分享其背後的故事,亦邀得著名插畫家DustyKid合作創作窩心插畫。
Carousell於今年4月舉辦以「賣走塵封回憶」為題的大型市集。
為期兩天的「Carouselland」大型市集吸引超過35位 Carousell 用戶於活動中展示各式新舊物品。
Carousell於8月又於社交平台、電視播放及港鐵等媒體推出一系列創意廣告,並以「噢賣_」為口號,大力宣揚 Carousell的廣泛商品類別。
「我們藉此推廣平台以外,亦期望帶出公司的環保理念。港人雖然消費能力強,然而未必每樣物件都有購買的必要,Carousell正好為大眾帶來珍惜二手物品的概念,再繼而教育下一代。」
Brian透露,新加坡Carousell已於近期新增「Caroupay」付費功能,香港區亦會於未來緊隨公司發展,有計劃增加付費及物流功能:「此外,總公司亦會持續提升AI技術,期望助用戶可再縮短刊登時間至3秒。而於未來,我們亦將繼續專注擴大用戶量及分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