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市場AI化的普及,你的業務究竟是夕陽還是朝陽?這是每個行業需要急切考慮的,面對時代不斷變遷,電子化的日新月異,固有的商業模式究竟能持續多久?你有否靜下思考自己的行業在未來10年、20年甚至30年後,是否能在百變的商業圈中屹立不倒,還是被AI慢慢地取替?
髮型行業多年前已經出現自動洗頭機,由於成本高、乾淨及舒適度低等因素,以致在市場上未能普及。而在調色方面,機械未能夠按照客人的膚色、氣質、季節考慮及場合需要,為客人選取合適的顏色。雖然系統程式能取替小部份人手操作,但是在塗搽的複雜性中真的能取替嗎?至於剪髮部份,就算能解決不同頭型輪廓上,客人相信不會希望自己的造型是由不同代號的倒模式複製。
究竟AI是否能在未來取替髮型設計師處理客人各種調式性的問題呢?這真的不得而知。
現時有很多報告已列出AI能取替的行業,例如接待收費、營銷分析、保安等,我相信大家對於這些說法都不容置疑。但最令我震驚的是連醫生也是可能會被取替,基於在醫療上眾多的失誤報告,確實有很多數據證明AI比人手更精準,而且犯錯失誤更少。當然銀行服務及會計師這些專業也是可預知的。
小時候父母總希望自己孩子長大後的理想工作不外乎是醫生、律師、會計師及老師,但相信未來一些與人互動的專業行業,例如心理治療、人力資源、程式設計、平面設計、廣告、化妝及髮型設計等,應該很難被AI完全的取替,因為當中有很多需要與客戶溝通、協商及發揮創造力的配合才能完成工作。對於髮型行業相比其他國家的認受性及尊重度為低,也面對入行的人數減少,如果市場的趨勢真的會發生,現在被追捧的行業是否會來個大執位呢?未來髮型設計行業是否會成為爭相入職的行業呢?大家會對髮型行業會重新報以不一樣的眼光嗎?是啊,相信屆時對於髮型行業的專業資格認證,及政府的推動也會得到更多的支持。
▲圖片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