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下午五時二十二分。
她與他牽著手在海傍公園走著,看看能不能捕捉這個假日的日落。
這晴天下的香港天空,帶著連綿不斷的雲朵,好像比平日看到的天空藍了一點,只是從高樓大廈空隙中偷看的天空,看起來總是多了份壓迫感。
Steve想念那一年在加拿大做交換生時,望向真正藍天白雲的感覺。
「Hey,怎麼你這個下午總不哼聲?」Karina忍不著拉拉他的手臂。
「嗯,沒怎麼。」Steve抓了頭一下。
「還說沒事?你每次說謊都會有抓頭這個小動作。」
「我還在想星期四的事,第二天大老闆Lanly姐前幾日叫我刪掉某些在伺服器裡的文件。」
「嗯?為什麼要這樣做? 」
「我也覺得蠻奇怪,她平時都好少直接叫我做野。嗰日她突然叫我入佢房,佢個人面黑黑,叫我馬上在伺服器去找出所有其中一個新客戶有關的文件,我嘗試問為什麼這樣做,她叫我不要問這麼多,馬上照着做就好了。」
「你有冇做到啊? 」
「我用了一段時間,才找出所有相關的檔案。星期五我便列印了出來,正想問問她有冇遺留,才發現她剛巧在上海公幹,要想想應否先等她回來才刪除,或是照她指示馬上做?」
「之前聽你講,這個Lanly姐脾氣十分臭,而且非常之心急,上次Peter慢咗少少搞掂啲嘢,聽講她就鬧佢鬧到隔離房都聽到,仲話爭啲想炒埋佢!亅
「其實我都好驚佢,不過個心總係覺得有點不對勁,我都唔想幫佢毀掉不利證據。死啦,佢啱啱WhatsApp我,問我搞掂左未,而家都唔知點答!」
「咁又好似做又死,唔做又死,唔怪得你咁煩啦!會唔會快啲照佢意思,刪除晒啲嘢就算?亅
「我也不知道,但總覺得有點不對。」
【Dr. X 解畫】
有時候當我們面對好像Steve所面對的這種人生交叉點時,實在會令到我們心亂如麻!頭腦中的分析,跟心中微小聲音覺得應該怎樣做,好像是兩碼子的事。
現代科學一直叫我們以為所有的認知和決定能力都取決於在頭腦(Head brain),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我們普遍認為只有大腦向身體發送信息及命令,但是現在腦神經學者發現,原來身體和腦袋的信息及命令是雙向的,甚至身體發放的信息,往往比頭腦發放的信息更為重要!
根據HeartMath最新的研究發現,心臟除了不斷跳動,將血液的養份及氧氣流通全身器官之外,原來心臟也有仿似我們腦袋的思考能力!人的心臟實際上擁有由大約40,000的神經元,這個可以稱為「心腦」(Heart Brain),加上我們的「肚腹腦」(Gut Brain)大約一億神經元可以統稱為第二腦袋(Second Brain)。第二腦袋原來可以有感覺、感受、學習和甚至擁有獨特記憶!心腦及肚腹腦其實不斷發出大量信息給頭腦,讓我們得知身體的一些重要感覺,甚至是一些重要的信念或創意,我們稱之為直覺(Intuition)!
研究發現心腦這一個獨立於頭腦的複雜神經元系統,就像頭腦那樣,是以幾種主要的方式:神經遞質、蛋白質和支持細胞的複雜網絡跟腦溝通。換句說話,心腦是可以發出聲音影響頭腦的分析和決定,不過我們需要連貫心腦及頭腦之間的「六吋」距離才能令到這種特殊溝通有效 ! 當心路及頭腦連貫的時候,心律節奏中產生一個穩定的正弦波的模式。當心律連貫時,我們便能提高對問題理解的清晰度和直覺能力,從而達到更好的決策能力。
那麼我們在做出重要決定時,如何連接這六吋距離?最新的科學建議可以按著以下次序:
1. 學習聆聽你頭腦中的思緒
儘量保持好奇心,考慮除了做或不做以外,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列出你能控制範圍,或者是能夠影響他人來幫助你的選擇可能性。跟着嘗試列出不同選擇的利弊。
2. 學習聆聽你的心腦中的思緒
先去清醒自己的頭腦,嘗試用幾分鐘將心思意念專注於呼吸,也嘗試感受你身體不同部位所發出的信息,當經歷心思意念的平靜安穩,這樣你才能聽到你心腦的微小聲音。如果覺得心好像被困擾閉塞了一樣,想想你所愛的人,或者嘗試想想一些值得感恩的事情,讓你的意識保持在你的心中。靜聽心裡有什麼要說的,跟你考慮你需要做出的決定這些「心聲」與你在頭腦中考慮時,所出現的考慮有什麼不同。
3. 學習聆聽你的肚腹腦中的思緒
再深吸一口氣,放鬆一下,深呼吸到你的肚子裡,再想想決定。嘗試細聽肚腹腦有什麼要說的?如果你選擇的選項不能解決,那麼最壞的情況是什麼?儘管你可能對心腦的聲音感到恐懼,但你仍然感到從肚腹出來的勇敢和堅定。最壞的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你不嘗試行出勇氣,你會失去什麼?這些觀點與你在頭腦及心腦中思考有什麼不同?也許你從肚腹腦中認識到自己真誠的信念,說「不」或「是」,如何通過你的直覺影響你的決定?
其實Steve所面對這辣手問題,我們在職場也難以逃避類似的情況,這些問題往往不像在學校裏能找到標準答案,或有一條公式可依據。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細聽我們內心微小的聲音,心腦和肚腹腦往往好像指南針一樣,當我們平靜地放在手中,慢慢等他靜下來,你會發現它會慢慢指向一個正確的方向。
圖片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