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932 香港Q嘜優質服務計劃
生意買賣熱線

92932

Dr. X
Dr. X

Dr. X 香港一中產X世代,在人生上下半場中間, 立志建立橋樑連結社會中的世代差距, 應用最新的研究來解釋現今社會/職場/家庭問題, 盼望在荒誕的世界注入點滴的活潑生命。 城市女生K 為社會紛紛討論的九十後,足跡踏過歐美亞非大城小鎮。 大學畢業後沒有按社會方程式找高薪厚職, 卻遠赴美國、非洲學習及服務社會, 深信視野廣闊會帶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及明白。

當你撐不下去要轉工的時候

2018-01

Karina在公司如常地加班到9:30pm,一眼不眨地看著她的Macbook,同事以為她在放假後趕project,但其實她已經在JobsDB遊走了個多小時,迷失在一堆招聘空缺中。她現在實在是心大心細,是的起心肝去整理CV及portfolio,還是留在公司繼續第二年現在的工作呢?

她發了個短訊給Steve。「我在這間公司的工作,已經是我第二份工了。跟身邊的人比較,其實我轉工的次數已經算少,我大學同學Joyce,已經是第四份工了。」

「又是OT後遺症嗎?」

「我加入了這公司差一個月便滿一年,但感覺好像已經是捱了兩三年,我覺得要學的東西也學得七七八八。最難受的是老闆不理我們的workload,很多時團隊已經OT到妻離子散,他還是只管做生意胡亂接job,令大家晚晚要凌晨才回家!」

「早兩個月他才升了你為Senior,情況不會好些嗎?」

「別提了,人工只加得幾百塊,卻要我額外去幫他管住兩個剛畢業的小妹妺。這樣的付出和收入簡直完全不成正比!提起那兩個小妹妹Evelyn和Jessie就更令人火滾,什麼都不懂就說是designer!其實公司應該花多點錢去請些有經驗的designer,而不是升我職,然後妄想要我去提高她們的質素!這簡直是浪費我時間又浪費公司資源!加上他近來常常北上開會,我要找他時次次都是叫天不應,叫地不聞!之前有個客日日打電話來要改design,但上司又成日不在辦公室。他似乎將他的責任都推了給我,令到我只能硬著頭皮死頂,最終被客鬧到狗血淋頭!」

【Dr. X 解畫】

這幾年間我有很多機會跟兩代的職場員工及經理進行培訓,我相信香港職場裡有著成千上萬的Karina,讓我們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兩代對時間有不同的看法:

隨着年紀的成長,我們對時間的觀念也會隨之而改變。試想對於一個打了10-20年工的上一代來說,一年時間相對很短,所以聽到年輕人做了一年便轉工,他們會覺得這是急功近利。但對於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來說,工作一年已經是很長的時間。而且年輕人在初入職場時,難免有一點浪漫的想法,以為自己很快勝任工作。同時他們沒有機會建立一個好的比較點,自然會認為自己在工作中所面對的困難和壓力已是全世界最大。當對公司、同事及老闆的期望跟現實出現落差時,失望更是悠然而生。再加上現在的就業市場機會不少,很多行業都是「工搵人」,不像上一代是「人搵工」,所以現今年輕一代轉工頻率高是可以理解的。

Karina的小錦

在現今的就業環境底下,定期留意自己的marketability可説是無可厚非的事。不過要決定去或留,必須從多方面考慮。最近常有mentee問我對於他們轉工有何建議。就Karina的情況而言,明顯地工資、工作辛苦度、工作裡的成長空間和與老闆及同事的關係都是她現時所考慮的因素。不過除了這些之外,我通常還會向年輕人提出以下問題:

(1) 在3-5年內,你的事業願景是什麼?

(2)你在這份工作中要學習的是什麼?你認為這個學習完成了沒有?

(3)你認為目前的工作與考慮中的新工作相比,哪一份能讓你更接近自己的職業理想呢?

(4)在面試過程中,如果有人問你認為自己在過去的工作中有什麽自豪的建樹沒有,你會如何回應呢?

我認為,Karina該否轉工,要取決於她最後怎樣回答以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