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當年,沈博士家境貧窮,爸爸做「行船」,一年只回家一次,不過每次都會帶很多的禮物回來,包括藥水梘、罐裝汽水等等,而媽媽便會將這些禮物儲夠一定的數量,帶著當時只是小學一年級的沈永年到牛頭角街市一同售賣,令他體會做生意賺錢的滋味,沈博士到現在都會稱其母親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投資師傅。
其後沈博士於理工修畢電腦文憑課程,便加入和記傳訊的前身「新一代傳呼公司」做學徒,於深水埗天台的辦公室工作,主要負責於不同的大廈天台裝發射機、設定傳呼機系統等等。一向追求精益求精的沈博士,當然會不時向老闆進諫,不過亦因此而發現,自己實在不太適合打工。
▲沈博士至今已投資中港無數物業,經驗累積豐富,出版的投資教育書籍無數,成為中港著名投資專家。
「自己對電腦深感興趣,周不時亦會到鴨寮街買零件砌機,心想如果自己開電腦舖,就可以經常砌機。而當時流行仿製Apple的砌機熱潮,因此有見於Office樓下的黃金商場只需八百元月租,當下17歲的我,便與同事以二萬元做成本合資開舖。其後洞悉到,客源大多數來自己的人脈,如中學同學、老師等,因而明白了創業最緊要的是人際網絡。」
沈博士又指,當時砌一部機可獲二千元利潤,一晚砌3部有六千元,業務就開始豬籠入水,及後沈博士的兄弟姊妹亦一同開舖,最高紀錄連開25間店,亦同時開展VCD的生意。
做生意過程中沈博士又頓悟到,交租只是為業主打工,因而決意以三十多萬做按揭買下其黃金商場的店舖,而此舉亦成為沈博士踏上投資之路的轉捩點。
「好多人識創業,但要致富,一定要識投資。97年金融風暴,我成為股票市場大輸家,幸而自己買入的黃金商場店舖,過了20年已升值至1,800萬元,因而救了我。其後就了解到,做生意要長久,首要看自己的產品及服務是否獨一無二;若產品不是自家出品,市場競爭會令生意下降,因此如有足夠現金流,其實老闆們可考慮投資物業,選對物業來投資,可以幫助儲錢之餘,亦具有甚高的升值能力,另一方面亦可減輕交租壓力。」
金融風暴後沈博士從新出發,當時以480元一尺買入長沙灣工業中心一個12,300尺單位開廠,代理批發電腦產品,數年後該物業已升價至1,200元一尺,又成為大贏家。
▲ 17歲的沈博士,跟同事以二萬元做成本合資開舖。(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當時砌一部機可獲二千元利潤,一晚砌3部有六千元,業務就開始豬籠入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沈博士至今已投資中港無數物業,經驗累積豐富,出版的投資教育書籍無數,成為中港著名投資專家。而於去年,沈博士更專攻大灣區物業。
沈博士留意到香港投資者對於大灣區的投資熱情,但因港人信息接受不及時,很多時候容易中伏。為了幫助更多香港投資者在大灣區能投資到喜愛的物業,同時受V+物業聯展中心創辦人Jodie的熱烈邀請,沈博士受邀成為V+物業聯展中心榮譽顧問。
「『先求知,後投資』是V+的理念,買樓畢竟都要花費不少,因此建議投資者必須先了解自己在投資什麼,才會投資得開心及安心。我們設有多種投資講座、睇樓團,助投資者先了解清楚。」
為保障投資者,沈博士今年亦聯同6位同業專家成立大灣區物業相關的保障協會,藉以互相交流資訊,同時致力為行業發聲,促進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有助大大減低投資者於內地買樓的風險。
沈博士亦透露,V+物業聯展中心將計劃於今年第4季開設加盟店,當中會主要與時代中國控股(01233)有緊密合作;亦期望公司可於三年後上市。
▲沈博士指出,好多人識創業,但要致富,一定要識投資。
▲2018年,沈博士更專攻大灣區物業,創立V+物業聯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