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ina和Steve正在他們最喜歡的拉麵店吃晚飯。
Karina:你知道嗎?我老闆Catherine 今天突然轉死性!她竟然在例會向大家宣佈,我的上星期提交的報告報告做得很好!是不是值得飲杯慶祝。
Steve:(雙眼只顧望手機,靜默兩秒後才遲疑地答)你老闆係咁,唔好唔開心。
Karina:(發現對方根本牛頭不搭馬嘴)你到底有冇聽我講嘢?你邊打機,邊覆公司WhatsApp,能聽到我講野嗎?
我昨天早上和朋友一起跑步, 我們一邊跑、一邊聊聊一些瑣碎的東西,比如電影、食物和旅行。我們都悠閒地享受multitask。我們似乎對於多工運行和休閒聊天都處理得很好。但是,當我們開始就某些政治問題激烈辯論時,這種爭議使我們都慢下來跑。雖然我們是多年好朋友,但當我們為了一些政見爭吵得很厲害時,兩人顯然都沒能耐去聽對方的觀點,最終我們需要停下來繼續辯論。顯然我們的大腦無法同時間處理這兩種活動。
當我們進行一些思維活動時,大腦需要花大量精力,特別是影響我們大腦的首席執行官(CEO)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PFC)。PFC是控制我們一些關鍵能力,例如戰略思考、衝動控制,以及同理心等。
當我們要處理這些高層次的大腦活動時,會消秏大量血液中的燃料。這些活動會較一些平常的活動,例如保持心臟跳動、肺部呼吸、或於純熟的道路架車,燃燒更多的燃料。重要的是,PFC是我們大腦中最有限的資源。
其實這個大腦有限資理論早在1898年便被科學家J. C. Welsh發現。他進行臨床實驗,測量了人在思考時,同時去進行身體任務的能力。他讓受試者開始進行一些需要動腦筋的任務,同時要求他們盡可能用力地在測力計上測量力量。她的實驗發現幾乎所有的動腦筋任務,能減少了大約50%運動力量。
當你的PFC執行耗能任務,例如安排會議或辯論問題時,通常會在短時間內耗盡您的精力。相比之下,一名馬拉松運動員可以不停地在數小時連續跑42公里,因跑步不需要太使用PFC的能量,他的續運動能力僅限於他的肌肉耐力。
當人們跑步,或是進行非常熟練的事情,都會使用大腦的另一部分,稱為基底神經節(BG Basal Ganglia)。BG是大腦用較少能量的部分,當我們運用BG時,不需要大量積極的精神注意力。一旦你重複做同一動作,在身體開始熟習動作後,BG便開始接管。這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可以在駕車的同時,做一些簡單的動作,例如拿杯喝咖啡。當我們要跟太太爭論時,駕車便會變得危險百出了。
佛羅裡達大學的R. Baumeister博士解釋說:「我們做策略決策和衝動控制等活動時,會消耗大腦有限的資源。當我們使用這些資源時,我們要作出下一次PFC活動時便愈來愈難。」
這理論解釋為什麼當你感到疲倦或饑餓時, 我們通常會更容易分心。因為PFC是掌管專心工作的重要大腦部份。當我同一時間進行多工(multitask)時,而當中有些任務是需要PFC處理時,我們便變得無所適從。
我們不能同時叫PFC做多過一個任務。PFC只能在同一時間處理A任務,然後將A任務暫時放低,載入B任務去處理。這種快速轉移任務(fast switching)其實更消耗PFC有限的資源,加上快速轉移任務通常都會增加處理A及B任務的錯誤率。所以聰明的Steve,如果想女朋友開心,又想完成手頭工作,又想打機,Steve還是專心跟女朋友食飯,回到家才完成公司工作,在瞓覺前才打機吧。
▲圖片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