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的本質是幫他人解決問題,其財務收益是客人按今次服務為費用計算標準,購買下次選用服務的機會。這道理可以分為三個維度演繹。
第一個維度是,若只是為錢辦事反而弄巧成拙。常聽說,做生意是為了賺錢,為何有些朋友一心一意為了賺錢而做生意的反而賺不到錢,而繼續終日營營役役?
1. 是隨利益而變化自己的業務,好聽一點是百足多爪,實際是挪揄哪是你的專業;
2. 是唯利是圖,沒有真正為客人著想,而向客人硬銷,若能有業務轉介,相信是奇蹟;
3. 三是思想單純,聽說能賺錢便投放時間及財政資源去做,沒有認真瞭解便行事,若能結束營役生活,相信是命運的安排。
第二個維度是,質素高不代表企業可以存活。若做生意只為了個人喜好而等待知音人,或為了追求極致而令生產成本高昂,這或許是以從商名義實踐自己喜好而已。這種工匠精神確實是值得尊祟。
可是,從商者很清楚明白堅持高質素確是必須的,不過質素再高也必須要幫他人解決問題而滿足他人所需。因為滿足客人所需才可以讓更多人獲得好服務好產品,而好服務好產品也能獲客人所給予的錢及信任而得以持續傳承下去。
第三個維度是,全面應用「解決問題」思想才是營商之道。商業機構其實是一個生命體,或許法人一詞也有此含意,公司裡每一位同事就是這生命體的細胞,只是崗位不同而功能不同而已。
擔任老闆崗位的朋友,很多時候選擇只用長官思維行使其崗位賦予他們的權力不顧員工利益行事,而忘卻了員工選擇了將自己的青春跟大家並肩作戰。說白一點,每位同事加入一定「有所求」,公司必須考慮市場所需同時也要同事所求。全面應用解決問題思想去管理公司,有忠粉同事才會有忠粉客戶,業務體量才可得以持續擴大。
思想創造未來,本質才是致富之道。故此,老闆們要好好思考我們的業務究竟可以為社會解決什麼痛點,專心經營,知人善任,廣聽良言,多閱讀,與同事共謀對策,適時微調策略,認識因面對經營上不同挑戰所產生的不安感覺,這樣才可以與企業內成員及連繫企業的利益持份者共同創造經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