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要吸收骨膠原,要多吃豬皮、豬腳或雞腳等食物。但是它們也含有高飽和脂肪,會提升膽固醇,影響心臟健康或導致肥胖問題。其實直接進食高骨膠原的食物,食物中的骨膠原會被腸胃分解,很難起到補充作用,可以說和進食蛋白質食物分別不大。
甚麼是骨膠原?
骨膠原(又名膠原蛋)是蛋白質的一種,由幾種氨基酸組成,其中主要包括賴氨酸(Lysine)及脯氨酸(Proline),這兩種氨基酸是形成皮膚結締組織的重要元素。骨膠原的主要功用是支撐結締性組織,將皮膚細胞緊密貼在一起,對加強肌膚彈性及減少水分流失有關鍵作用。除了在皮膚、骨骼、韌帶及各種軟組織都需要骨膠原幫助細胞貼合。
維他命C及蛋白質更有效
由於骨膠原是由氨基酸組成,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可為身體提供氨基酸,以助骨膠原的合成。蛋白質食物除了大家立刻聯想到的雞蛋、肉類和魚類,亦包括海鮮、豆腐、乾豆類、牛奶及芝士等,適量進食這些食物可助補充骨膠原。因此,一些平時吃肉較少的女士可從這方面作改善。
另外,多補充維他命C也可以幫助製造骨膠原,加強皮膚細胞鎖水功能及彈性。維他命C豐富的食物包括柑橘類水果,如奇異果、蕃茄、番石榴、燈籠椒及綠色蔬菜等。由於維他命C是水溶性的,而且容易被熱力破壞,所以在烹調時要多加注意。以綠色蔬菜為例,少油快炒可保留較多維他命C,避免用大量水來烚或煮太久。水果亦是一個補充維他命C的良好途徑,因為一般都會生食,所以不怕維他命C在烹煮時流失。
骨膠原補充品
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骨膠原補充品,它們真的有效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產品標籤上找到答案。如果補充品是提供完整的骨膠原份子,吃進肚子之後,會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來吸收,其實跟吃蛋白質食物分別不大。如果想更有效補充骨膠原,可以選擇一些含有特定氨基酸,如賴氨酸(Lysine)及脯氨酸(Proline)的營養補充品,腸胃可直接吸收這些能組成骨膠原的氨基酸,再加上足夠的蔬菜水果,身體製造骨膠原的能力便得以提升。